標題: 記者來鴻:印度「絕望主婦」為何頻頻自殺
無頭像
林肇冠
超級版主
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Rank: 8
Godlike  

威望 100566
金錢 100020
註冊 2013-7-28
發表於 2016-4-16 20:27 
118.232.67.5
分享  私人訊息  頂部
2014年,印度有超過兩萬家庭主婦自殺。同年,印度5650名農民自殺。
這麼說,家庭主婦自殺人數超過農民自殺人數的250%,佔女性自殺總人數的47%。但是,這一現象並沒有像農民自殺一樣連年成為頭條新聞。
事實上,自從1997年印度國家犯罪記錄局(NCRB)有案可查以來,印度每年都有超過兩萬名家庭主婦自殺。2009年達到巔峰:總數為25092。
1997年以來,印度家庭主婦自殺率--每10萬人中超過11人自殺--持續高出總體自殺率。2014年曾降到9.3,但仍然相當於同年農民自殺率的兩倍以上。
鮮有關注邦與邦之間,家庭主婦的自殺率也有區別。比如在2011年,馬哈拉施特拉邦、泰米爾納德邦、中央邦、喀拉拉邦、卡納塔克邦、安得拉邦、果阿邦、西孟加拉邦和古吉拉特邦自殺率較高,旁遮普邦、北方邦和比哈爾邦則較低。
麥耶(Peter Mayer)在阿德萊大學教政治學,他投入許多時間研究印度自殺這一社會現象,他很好奇,家庭主婦自殺率為什麼如此之高,媒體關注為什麼如此之少。
正如麥耶所說,畢竟,西方社會的研究表明,「婚姻能保護已婚婦女免於自殺」,已婚者自殺的可能性應該更小。比如,對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調查發現,已婚人群自殺率低於同年齡段其他人。
印度顯然是個例外。比如,2001年自殺的人中已婚者佔將近70%。
2012年,醫學雜誌《柳葉刀》上刊登的一篇研究結果稱,印度15歲以上女性的自殺率超過高收入國家同齡人2.5倍以上。已婚婦女也包括在其中。
Image caption媒體對家庭主婦自殺現象的報道也非常少曾著有《印度自殺與社會》一書的麥耶和他的同事斯蒂恩(Della Steen)發現,「整體來看,自殺風險也許在婚後前一、二十年更高,也就是說,30-45歲的女性人群中。」
他還說,「我們發現,女性讀寫能力、接觸媒體的程度、家庭規模更小等等所有這些可以被看作女性自主權的指標,都和這些年齡段的女性自殺率較高有關。」
此外,研究人員還說,在最「傳統」的一些邦,家庭主婦自殺率最低。這類地區家庭規模普遍更大。
「期待值改變」麥耶告訴我,他認為,家庭主婦自殺率與「目前印度正在經歷的家庭性質的社會轉型」有關。「說明問題的一個核心因素是,社會角色、特別是已婚女性社會角色的期待值正在發生變化,這一點相當重要。」
已婚女性與配偶、與父母存在衝突,「教育程度更低的婆婆與教育程度更高、更不聽話的兒媳之間的關係」也是導致緊張的原因。
莫勒(Joanne Moller)研究發現,受過教育的兒媳更有可能「和丈夫達成堅定同盟,勸說丈夫脫離父母、建立自己的核心小家庭。」
帕特爾博士(Dr Vikram Patel)是著名心理醫生、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教授,他告訴我說,印度家庭主婦自殺率居高的原因也可以歸結為「性別與歧視」的雙重打擊。
「許多婦女面臨強迫包辦婚姻。她們有夢想、有理想,但是通常找不到支持自己的配偶。有時候甚至也得不到自己父母的支持。她們被困在一個艱難的體制和社會環境中。」
「結果呢,與配偶缺乏浪漫、信任和感情都能導致自殺這類悲劇的發生。」
另外一個雪上加霜的原因是,抑鬱症患者缺少心理醫師諮詢、醫療救助服務。還有,對「精神疾病」仍然存在社會歧視。
「嫁妝糾紛」下一個大問題:農民自殺受到普遍關注,這當然沒錯,但為什麼媒體對家庭主婦自殺率上升視而不見呢?
麥耶說,即使印度媒體偶爾報道已婚婦女自殺,幾乎也總是以受公婆虐待、因嫁妝產生糾紛為框架的。很顯然,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。
沙爾瑪(Kalpana Sharma)是研究員、記者。她說,缺乏報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印度媒體「對性別視而不見」。
「從某種意義上看,這比厭惡女性更糟糕。對與女性有關的話題缺乏探討,媒體甚至沒意識到存在問題。」
印度「絕望主婦」的遭遇迫切需要研究、曝光。




轉自 bbc